热门标签: 时尚  Muzine音乐志  流行  音乐  旅游  美女  理财  八卦星天地    奥运  娱乐  美食  游戏  健康  动漫  运动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文章

澳門文化的契合點與核心價值體系

推荐本文章 | 点击进入《澳门报告 第51期2012-02-29 来源:澳门报告 第51期  点击:306  推荐:34

■賀一誠(澳門)

所謂核心價值體系,就是人們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在長期認識和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起主導作用的價值觀念體系。任何社會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這是一定的社會秩序得以維持、一定的社會系統得以運轉的基本精神依託。核心價值體系不僅作用於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對每個社會成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施加著巨大深刻的影響。

文化是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過程中創造的精神成果的總和。任何文化都是它所蘊含的精神價值與承載這些精神價值的物質基礎和傳播形態的有機統一。文化的精神價值是文化的“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體現,是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力量源泉,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決定著文化的性質和方向;承載文化精神價值的物質基礎和傳播形態是文化的“體”,是文化實現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基本依託,決定著文化精神價值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當代中國文化的“魂”,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文化的“體”則包括國民教育體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事業和產業體系、文化市場體系以及各種形式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等。“魂”與“體”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統一于文化建設的實踐中。離開了“魂”,“體”就沒有了精神價值的支撐,就會空洞無物,失去吸引力、影響力,甚至偏離正確方向;離開了“體”,“魂”就無所依附,難以傳播,文化的精神價值就不可能實現。理清文化“魂”與“體”的辯證關係,對於我們深刻認識和把握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認識和把握文化建設的內在要求,具有重大意義。它有助於廓清在文化改革發展一系列問題上的迷霧,有助於我們正確理解文化的雙重屬性、兩個效益的關係,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要強調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為什麼要區分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等問題,從而進一步增強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領文化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核心價值體系的落實和踐行,關鍵是要完成兩個轉化,即官方文化轉化為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向大眾文化的轉化。

官方文化轉化為主流文化

核心價值體系必須充分尊重這種多元性和差異性,才能成為被不同的階層和群體所接受的價值共識,才能促進而不是破壞社會和諧。今天的澳門文化一般劃分為官方文化、精英文化、大眾文化三大類。在這個三元劃分體系中,核心價值體系顯然會被歸入官方文化。但核心價值體系想要真正成為“引領社會思潮”的“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基本道德規範”,就必須從官方文化轉化為主流文化,亦即在全社會真正占支配地位的文化,而不是自說自話、寫在紙上的“指導思想”。借用葛蘭西的話說,官方文化要轉化為主流文化,最關鍵的一點是獲得文化領導權,也就是說,它必須是通過非暴力手段達成的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和思想、文化、輿論領域的引領力量,必須得到大眾的積極贊同,而非消極服從,要讓人民自覺、自發地積極贊同其價值理念和施政方針。

那麼,什麼樣的價值觀能夠贏得社會絕大多數成員的積極贊同、自願遵循?它只能是一種能夠協調社會各階層的利益、信念和生活方式的價值觀,是能夠把人民利益、國家利益和政黨利益有機凝聚在一起的價值觀,是具有普遍性、包容性、基礎性、開放性和多樣性的價值觀。它必須和開放社會、多元社會相適應。像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社會各階層、各群體、各組織,更不要說眾多的個人,都有不同信仰、追求、生活方式、生活理想、風俗習慣等等。核心價值體系必須充分尊重這種多元性和差異性,才能成為被不同的階層和群體所接受的價值共識,才能促進而不是破壞社會和諧。現代社會是異質社會,現代社會的和諧也是在尊重差異基礎上的和諧。如果在一個世俗多元、差異的社會奉行單一、狹隘、排他的核心價值體系,必將導致尖銳的社會衝突。

進而言之,能夠滿足上述特徵的核心價值體系,一定是一種低調的公民道德,而不是高調的聖人倫理;是一種世俗性價值,而不是宗教性價值;不是要求人人都成為滅絕七情六欲的聖人,而是要人人都成為遵紀守法的公民。同時,核心價值體系是面向全民的,而不只是面向特定社會群體的,是普遍取向的而不是特殊取向的。因此,它也不能是那種只適合英雄模範的價值觀或道德標準。六中全會強調要“大力弘揚一切有利於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思想和精神”,實際上就是在強調核心價值體系的普適性、基礎性和廣泛性。

由於澳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所以澳門文化是有深厚傳統內涵的中華文化和以葡萄牙文化為持質的西方文化共存的並行文化,是一種以中華文化為主、相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 

數百年來,隨著中國內地居民不斷遷入澳門,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被帶入澳門,形成了澳門華人的主體文化。如媽祖文化在澳門得到廣泛傳播,澳門僅供奉天后的廟宇就有10多間,作為民間信仰的媽祖信仰融入佛教、道教,成為多元信仰。

澳門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地。澳門在16、17世紀後成為貿易和傳教中心後,大大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來自歐洲、東南亞等地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彙聚、融合,長達400年之久。澳門現存有不少中西合璧的文物古跡,具有東、西方風格的建築物,大都具有“以中為主,中葡結合”的特色。整個澳門約有1/5的面積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

澳門曾經是宗教文化中心,既有儒、釋、道等古老的中國宗教,也有後傳入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宗教文化的多元化在澳門也得到了充分表現,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媽祖在這裏都有保留。如大三巴牌坊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的精華,是東西方宗教互相包容的傑作。

隨著經濟發展,澳門文化也隨之發展。特別是70年代後,澳門文化事業進入了400年來的鼎盛時期。1982年,澳葡當局成立“澳門文化學會”,協助當局制訂和執行文化政策,澳門文化學會改變了以往文化只為少數葡人社團服務的現象,逐漸開展與民間的對話,積極扶持各文化藝術團體舉辦澳門藝術節,推動中、葡文化交流。

沒有核心價值體系,一種文化就立不起來、強不起來,一個民族就沒有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一個國家就沒有統一意志和共同行動。作為“一國兩制”的澳門,我認為,“愛國,守法,明理,誠信”這四句話八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經囊括了澳門的核心價值體系。“愛國,守法,明理,誠信”這四句話八個字,既內容豐富、高度凝練,又簡單質樸、通俗易懂。愛國,就是熱愛生養自己的祖國,即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以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己任,踐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守法,就是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各類法律法規,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依法依規辦事,不搞人治搞法治;明理,就是講道理,知榮辱,分清禮義廉恥,崇尚厚德載物,宣導尊老愛幼,助人為樂;誠信,就是講誠實守信用,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以誠信為做人之本、立業之基、興國之道。對此,無論是公民社稷、民族種族,或是崗位職業、清貧富有,還是男女老幼、有無文化,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都能聽得懂、記得牢,這既是每個中國人必須具備的素養和操守,也是人人必須踐行的底線和價值觀。

主流文化轉化為大眾文化

具有普遍性、包容性和基礎性的核心價值體系能否轉化為大眾文化的價值觀,從而在大眾文化這個受眾最多、影響最大的文化形態中得到落實?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它們之間存在很高程度的相容性。

與精英文化不同,大眾文化所體現的正是一個社會的普遍價值觀,是普通人都能夠達到的基本道德,是一個社會各種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核心價值體系的各種特徵,比如基礎性、廣泛性等,其實也都是或基本上是大眾文化價值觀的特徵。大眾文化,無論在審美形式上還是價值取向上,都是低門檻,是日常的,讓大多數人樂於接受的,因此也是主流的。比如它形式上不尚創新,喜歡重複,結構相似,等等。這經常被精英們斥之為“平庸”、“老掉牙”,但是它與大眾的日常經驗是相符的。大眾文化表達的是普通人的常態經驗,而不是精英們推崇的非常態經驗;是日常生活的文化,而不是否定日常生活的文化;是普通大眾的文化經驗,而非一味強調精英經驗。

這是大眾文化的本性決定的,大眾文化顧名思義是面向大眾的文化,因此,大眾文化的價值觀必須被大眾接受,這樣才能實現其商業訴求。如果說大眾文化的最大特徵是商業性,那麼這種商業性也必須迎合大眾、大眾文化的價值觀才能達到,它必須面向占人口大多數的普通人,而這種被最廣大的大眾認可的文化不正是主流文化嗎?美國大眾文化可以說明這一點,好萊塢大片的價值觀就是美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無論是《泰坦尼克號》還是《哈利·波特》都可以證明這一點。美國的官方文化和官方意識形態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主流價值觀進入了好萊塢大片,美國的官方文化就是主流文化,也就是大眾文化。

正因為這樣,大眾文化就是落實核心價值觀的一個最重要的管道。大眾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日常生活經驗,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和鞏固著主流價值觀。作為產量最高、受眾最多、影響最大的文化類型,大眾文化既是一個巨大的產業,也是確立文化領導權和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戰場。不能落實在大眾文化的生產和傳播之中的價值觀必定不可能得到廣泛傳播,不可能深入人心,不可能成為主流文化。

最近把“北京精神”概括為“愛國,創新,包容,厚德”,反映了首都歷史文化的特徵,體現了首都群眾的精神文化追求。上海過去有“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最近,俞正聲同志在上海市委九屆十六次全會上的講話中,又結合上海的歷史文化積澱和現階段的發展實際,提出了“公正,包容,責任,誠信”四個價值取向。浙江省曾總結提煉過“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勇於創新,講求實效”的“浙江精神”、“求真務實,誠信和諧,開放圖強”的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以及以“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為核心的“浙江精神”。全國其他省、市、自治區以至地市一級的城市,也提煉概括了各具特色的省域精神或城市精神。

澳門,是“東方人看世界的視窗,西方人瞭解東方的橋樑”。那麼澳門核心價值體系是什麼?我認為,就是“愛國,守法,明理,誠信”。“愛國,守法,明理,誠信”這四句話八個字,作為全國統一和普適核心價值觀。既超越了地域文化的局限,又反映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理念、文化特徵、精神追求和行為規範。不僅具有全國廣泛認同的統一性和普適性,而且內涵深刻,包容量大,涵蓋面廣,穩定性強,便於長期踐行。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50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一直崇尚“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對愛國,歷史上崇尚“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傳頌和演繹著嶽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鄧世昌的“開足馬力,撞沉吉野”等故事,抗日戰爭期間更是湧現出無數的愛國將士和民族英雄;對守法,歷史上崇尚“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傳頌和演繹著商鞅立法,曹操割發自罰,海瑞秉公執法,朱元璋揮淚斬女婿等故事;對明理,歷史上崇尚“厚德載物”、“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傳頌和演繹著曹娥投江、孟母三遷、孔融讓梨、岳母刺字等故事;對誠信,歷史上崇尚“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傳頌和演繹著季布“一諾千金”、曾子踐諾殺豬、範式言而有信等故事。從時代特徵看,現代中國湧現出無數的像錢學森那樣的“愛國,守法,明理,誠信”的光輝典範。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愛國,守法,明理,誠信”,不僅深刻反映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內在要求,也鮮明體現了現代市場經濟通行的講法制、講規則、講道德、講誠信的要求。

大眾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日常生活經驗,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和鞏固著主流價值觀。作為澳門人,要積極踐行“愛國,守法,明理,誠信”的核心價值觀,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延續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精神血脈,為維護國家的團結和統一,愛崗敬業,恪盡職守,把拳拳愛國之心轉化為效國之行。

(作者系十一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澳門恒和集團董事會主席)

 

网友评论

  • 评论正在加载中...
我要留言
用户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