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时尚  Muzine音乐志  流行  音乐  旅游  美女  理财  八卦星天地    奥运  娱乐  美食  游戏  健康  动漫  运动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文章

世事联系皆能扯

推荐本文章 | 点击进入《风夕 第6期2011-08-04 来源:风夕 第6期  点击:85  推荐:0

文/木夕

    传播学上有个理论,讲一个人只要通过四五个人,就能认识世上所有的人。同样的,我认为,一个信息通过几个信息进行充分联系,基本上什么看似毫不相关的信息都能被扯在一起。曹公讲,世事洞明皆学问,这实际上是就对世事的深度而言的。那么自然的,我们可以想到,增加认识的广度也是门学问,这也就是我说的世事联系皆能扯。没有扯不到,只有想不到;扯到扯不到,扯扯就知道。

    下面举个我最近的例子。故事的开头是我在整理关于古籍的资料。

    任何书籍都可能存在错误,古籍也是。对于古籍的校勘也是种专门的学问。一般常见的古籍错误有音近讹误、标点错误、错简、互乙、形近而误、臆改引文、张冠李戴、同音字讹等。其中的错简,是指上下文的文句次序错乱。因为古书曾经是写在竹简上的,然后按次序排起来,再用绳子串起来。如果竹简的前后次序弄错了,那就叫做错简。后来就指前后文的文句错乱。特殊情况,不是一本书内错简,而是其它书的简错入其中,这样的情况被称为误植。[1]连《论语》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2]

    互乙是指文中的相邻两字倒了位置。要改正的话得写个类似于乙字的改正符号,所以管这种错讹叫互乙或乙文。今天仍在使用的对调号也是由此而来。

    音近讹误、标点错误、形近而误、臆改引文、张冠李戴、同音字讹等想必大家都能顾名思义,我就不再赘言。

    为了了解这些知识,并吃透这些知识,我查了大量的资料。幸而我们今天有计算机,使得查找数据变得容易许多。上面那些错误情况,是具体而言,如果归类的话一般归作四类,即:误、衍、脱、倒。

    到了这里,我们好像还没怎么扯出去。下面就来扯。

    在查找以上资料的时候,我看了一个打算考古典文献学研究生的大学生的博客。然后看到了南京大学的古典文学学是国内最好的。又看到了985、211的说法。211我记得是国家提倡的在21世纪重点发展的100所大学。985是什么我也没有搞清,曾经想当然的认为是98年提出的要培养5所重点大学,后来数量有所增加。还记得当初还把这和同学说过,想来惭愧。不清楚的事还是不要说吧,哪怕加了可能的语气。因为就算你说了可能,但别人在下次转述的时候很可能就忘了可能两个字,而变成了你说的肯定的语气。

    为了了解清楚,我就又特地查了一下。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实际上有112所。而985工程是指1998年5月4日,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此,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985的一定是211,211的不一定是985。到2011年为止,985的大学有39所。

    由古籍的错讹我们扯到了古典文献学,再由此扯到211与985。在讲985的时候提到一个人,然后又让我想到了这个人的父亲。以前看过但都没太记住,就再查一次。

    他有两位父亲,一位是生父,叫江世俊,号冠千;另一位则是他的养父,叫江世侯,号上青。但这位养父并没有养过他,他是在养父死后名义上过继的,因为江上青无子。他的爷爷叫江石溪,是个名医。江石溪生有六子一女,其中长子世俊、四女世英、五子世雄、六子世侯、七子世伯。另外的二子世杰和三子世豪,均早夭。

    他的生父曾和朱自清同班,并且是班长,而且文采似乎也挺好的,以至于后来做到宣传部副部长的高官。不过这个宣传部不是延安的,也不是重庆的,而是汪伪的。他的养父叫江上青,是在1939年牺牲的。养父有个战友,叫张爱萍,张对他日后的帮助不可谓不大。他毕业是在上海交大,但是当初考入的却是中央大学。这个中央大学和前面说的宣传部副部长一样,也不是重庆的,而是南京的。他入中央大学的时间是在1943年,也就是抗战的时候。45年抗战胜利,国府从重庆迁回南京,重庆的中央大学也回到了南京。那么南京的中央大学怎么办呢,学生总不能像汉奸一样被处决,于是这批南京中央大学的学生就给了上海交大,以完成后两年的学业。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进的是央大的门,出的却是交大的门了。

    他父亲在45年的事情就很难查到,只知道是在1973年去世的。他此后也并不怎么提及这位父亲,他要讲父亲的时候总是到那位烈士,这位烈士父亲对他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以至于烈士的女儿说要了解他,就得先了解他的这位烈士父亲。尽管他的生活,从未由这位烈士照料过。烈士是在39年牺牲的,牺牲时才29岁。烈士牺牲后,两个女儿和一个寡妇的生活很苦。烈士死后被过继来的儿子,这时仍在南京,和生父在一起,学钢琴,上大学。

    他的生父,想必绝不是卧底,倘是卧底必得大肆宣传一番。按当时的规矩,科级以上的投敌人员即为汉奸,那么这个宣传部副部长就怎么也摘不去汉奸的帽子了。只是后来受到什么处罚,现在查了很多数据都无从知道。至于为什么查不到那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中国历来有这个“优良传统”。

    扯到这,本来就差不多了,不过昨晚又看到一个段子,不再扯一下有些可惜。话说三老爷临终前,对边上的人说,“带少将来见我。”然后,一个胖乎乎的人就过来了。三老爷说,“哎呦,我说的不是他。”

    段子到此结束,不过我乍一看还真没看明白,不知大家看明白没?没看明白我就查,结果还是没查到,但是在查的时候我懂了。你现在懂了吗?[3]

    我之所以把这些联系起来一起扯,是为了便于记忆,加深理解。我相信,我们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事物,得出的结论会更为准确。如有何不当之处,还请朋友指出。

 

[1]也有说以书内错文为误植,他书错文为错简的,此说不常见,一般仍从前说。

[2]指《论语·季氏十六》的第十四章。即此篇的最后一章“邦君之妻”。此章一般认为是错简或衍文。可能是从《礼记》中错入,也可能是学生写的注释,或者是为了填补竹简上的空白而写的笔记。

[3]此段子只是网友虚构的笑话,与事实是有出入的。三老爷想见的少将,其实也不是少将,属于专业技术三级,同大校军衔。

 

网友评论

  • 评论正在加载中...
我要留言
用户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